因为全球新冠疫情重新抬头,加上俄乌冲突和全球通货膨胀的影响,使全球粮食和牛肉的价格持续高位波动。
俄罗斯与乌克兰都是全球重要粮食出口国,两国占到全球粮食供给的25%。其中俄罗斯是世界上第二大小麦出口国,占全球产量的10%,世界出口总量的15.8%。乌克兰被誉为“欧洲粮仓”,主要的农作物是玉米、大麦和小麦,是全球第四大玉米出口国,占世界出口量的16.7%,同时也是世界小麦第五大出口国,占有10%的出口份额。
但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两国的粮食生产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。再加上乌克兰政府对小麦等农产品实施出口禁令,以及俄罗斯只向友好国家以卢布和国家本币结算的方式出口粮食,使得两国粮食的生产和出口受阻。小麦、玉米、大豆等农产品的价格持续攀升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,近期小麦价格的激增幅度达 19.7%,世界玉米价格环比上涨 19.1%。未来几个月的全球粮食供给结构也将发生改变。
除了由于俄乌冲突导致的全球粮食供应链趋于紧张以外,南北美洲和澳洲正在经历的罕见旱情也威胁着农作物的产量。目前,南美洲主要粮食出口国阿根廷已经出台相关政策,限制粮食出口、优先保证国内供需。因此,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看,全球粮食价格仍将维持高位偏强运行。
受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,全球的饲料价格也持续升高,间接推高了养殖业的生产成本,造成全球牛肉价格的大幅上涨。有数据统计,2月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为140.7点,比1月份上涨5.3点(3.9%),比去年同期上涨24.1点(20.7%),创下一个新的历史新高。肉类方面,环比上涨1.1%,同比上涨15.3%。2 月,在巴西待宰牛供应紧张和澳大利亚牛群重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,全球进口需求强劲,推动国际牛肉报价创下新高。
与此同时,史无前例的大通胀正在席卷全球,万物暴涨的风险正在加剧。此次全球通胀虽加剧了全球粮食和牛肉价格的飞涨,但反过来,粮食和牛肉的高位价格也持续推高了全球整体通胀水平。
面对以上形势,有权威机构就未来全球政府可能采取的相关政策手段作出了预测,并将正在进行的政策案例做了汇总,如下图: